万化根源总在心,明道立礼终身尽:道中读经以安其心
2018.7.29 易经班 王艺腾
万法在心
转眼夏令营时间过半,回往过去两周,所得进步不在《周易·上经》诵读了一百遍,而是对心性的收放和学习的自觉,有了新的认识与体会。
佛家云:“一切修身修心法门,只有两字诀:曰放下,曰回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一放下,一回头,便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因多年求学的知识障碍和世俗习性,自己还是在读书中,杂绪纷涌,身在读经心在乱!渐渐地通过研习理论,试着化解不良意念,所谓“才动即觉,才觉即化”。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为何出发,不要让心灵蒙上厚厚的灰尘才觉醒,乃至当下即是,不动其心。
《易经》复卦初爻的爻辞说:“不远复,无祇悔,元吉。”知其所止,知其本末,便不会丢掉自己,丢掉心灵。读经当安其心,安心在息妄,息妄在明心,明心在自觉,自觉当立不败之志!
万化根源总在心,明道立礼终身尽。
2018.7.29 易经班 徐华
读经是福
在最恰当的时候(暑假),用最恰当的方法(只是读,一直读),读最智慧的书(一部最古老的经典)。
教室里气氛平静祥和温暖;教师敬业负责,温良恭俭让;学员自觉自律,如今如饥似渴。每天浸润经典,与圣贤相交,过着充实诗意的生活。
心中有一种喜悦,满足及力量,感谢老师谆谆教导,感谢同学热心帮助,相信经典的力量,并坚持下去,相信自己,死马当活马医,降低生命状态,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辉光日新其德,其实每个人可以做到。
来到道中,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是最智慧的选择。
读经是福,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2018.7.29 易经班 夏丹
道中学习第二周周记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第二周就结束了,这一周真的是很磨练人的。自然环境和人为条件都在考验着我们,真的如李老师所说,这是上天在考验我们的道心。炎热的天气,身处异地的不适,停水停电,看似很恶劣,但挺过来以后,真的觉得这些状况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了色彩,让我对以后的读书求学之路也多了几分的信心。
这一周也是收获非常大的一周,真的觉得自己很明智,选择来这边,也很幸运碰到这样一批人,很感恩李老师、薛老师和韩老师的无私分享。他们像阳光一样照在我身上,给我信心,让我对自己以及对孩子的读经之路更坚定,更期待。犹如黑夜中的明灯,如在心中插上了一颗定海神针,李老师的谆谆教导,对我们的期盼、期待之情就如孟子的性善之言一样,直接说到我们心中;薛老师知识广博,对细枝末节的用心钻研,也让我对他刮目相看,心生敬佩;韩老师的平淡中深藏的大智慧,对根本的把握,对本的坚守,处理家庭和子女矛盾的坚定与智慧,更是我第一要学习的。还有同屋住了两周的彩莲大姐,对经典对教授的那份执着和“狂热”,学习不怠不倦,为人的直与率,对我们的指导不露声色,却能让我们听到心里,也立志要像她一样精力充沛,抓紧有限的时间学习。
今天下午终于跟分开一个月的女儿视频了,跟她谈我们这边的学习和生活,给他看我们这边的风土人情,她因思念而低沉的心也打开了,津津有味的也给我分享她在学堂里的学习,感受到她对学堂生活的喜爱,对读经的热诚,我的心也更安定了。我们虽分隔千里,但心却在一起,紧紧的,暖暖的。
读书学习的生活真是很美好,跟着一群有光的人在一起,我的心也越来越开阔。
感恩道中,感恩在这里的每一个人,特别是那些在为我们付出的老师和师傅。
2018.7.29 易经班 苗田
虽然这一个星期身体上有很多的不适,但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让我对教育又燃起了希望,汗水都化成了动力的源泉,只是希望自己可以保持这份教育初心,永远的走下去,传播下去,培养真正的人才。
这次道中之旅,让我深深的爱上了教育事业,我会选择一直走下去,做好“灵魂的工程师”,不管未来有多么的艰难,多少的质疑,这一份对教育的热情都不会丝毫减少。
2018.7.29 孟子班 姜德凯
以前总是听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再加上身边的环境,真的不知道上学有什么用,所以早早的高中毕业就下了社会。在这当中多次的更换工作,工作的地点也从家附近到远方,又回到故乡,可是无论到哪里,做什么,总是没有归属感,真的是心若无处存放,到哪里都是流浪。
到书院这段时间,让自己知道了什么才叫读书,读真正有智慧的书会充实自己的生命,感觉自己与经典真的是想见很晚,以前总感觉在这个社会的大环境下,自己只有被同化才能存在下去,当读到“我欲仁,则斯仁至矣”的时候,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波涛。想起自己立场不坚定而往往因小失大,剩下的也只剩悔恨与懊恼。如果永远不读经典,不接触读经教育,可能自己真的会陷入无底的深渊。现在的每一天都会感觉生命的充实,相信以后再遇到人生的抉择的时候,经典会给自己无穷的力量。
2018.7.29 孟子班 陈久桉
对经典有些微了解的人都知道,但凡经典都在开头点出整篇文章的中心或是传达最重要的思想。《论语》这部最重要的经也不例外,第一篇第一章就是“学”,至于学什么,怎么学并没有交代引得后世学者各持己见,争论不休。
这次在道中,一次常规的课间“八段锦”的学习却让我对“学”有了另外的认识。王欢锋老师,道中书院金牌讲师,《学庸论语》诵读超过1500遍,全国各地大小演讲数百场……由于之前工作的原因,他的名字来道中前已是如雷贯耳。不过,在由助教老师薛老师教我们八段锦的时候,他却学得比我们这些正式学员更认真,神情相当专注,呈现出来的跟一个求学的初学者没有什么两样。古人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随时能让自己的心态归零……我想这就是道中乃至其他许多青年学者、学问家或者其他大成就者不足三十却已深立的重要原因。
《孟子》说“夫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做人要中道,做事也要中道,时时、处处不离中道,确是对我之前“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之心态很好的改善。
2018.7.29 孟子班 常思远
知道读经教育已有几年,但都只是特别浅显的,只是“听说”这种理念很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都是父母去接触的,去践行的。我却一直是置身事外。我真正开始接触读经是在半年前的寒假参加了由文礼书院主办的论语一百冬令营,文礼书院是读经界人们的心之向往之地,它是一种理想,是一种鼓舞与希望。在那里,我开始了一条明理之路,被世俗尘封的心门再次开启,明白了先生(王财贵)、我父母以及在为读经宣导而奔波的人们的赤诚之心,感受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不只是一个志向,更是一种践行。我被打动了,特别想要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去宣导,让更多人受益。当时便萌生了是否从大学退学并加入到宣导中来的想法,在矛盾和犹豫中过去了半年。
如今在道中书院我又重新认识了自己,我之所以会有之前的矛盾,其实是我自己的心还是浮躁,并没有完全沉下来。根本原因还是没有内涵,以前的动心起念也只是凭着一腔热血。发心固然是好的,但却不能长久坚持,因为缺乏力量的源泉,当务之急还是大量老实读经研习理论。这两周以来预读越发感到自己的根基不深不牢,因此便感到时间之紧迫,内在之不足。同时又知,虽须补习之多,时间之紧,但亦不可急于求成,更要戒骄戒躁,把经典烂熟于心。
微信名:道中書院
共學適道|守先待後
微信ID:daozhongdujing